研究中心导航
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来阿拉伯学院研讨
来源:阿拉伯学院 日期:2018-10-12 浏览次数: 字号:[ ]

“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每一堂课,完成学生的价值塑造。”7月11日下午,阿拉伯学院会议室,《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博士应邀与学院教师研讨如何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全面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低年级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参加研讨。

研讨会现场

研讨前,我校科研处处长郑承军教授与唐景莉总编亲切会谈。

研讨开始,唐景莉总编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会议强调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这次会议是对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价值引导,不仅是思政课的事,更是所有课程、全体教师的事。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老师。因此,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

党总支书记叶凌春介绍阿拉伯语专业自196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至今已招收学生30余届。毕业生中担任驻外大使、参赞、高级记者、译审、教授等职务者多人,成为我国阿拉伯语专业队伍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阿拉伯学院以高级翻译为底色改革教材内容,推进思政进入阿语笔译口译课堂,积极探索“十九大报告”、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等最新理论发展的素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导学生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肖凌教授说,高校绝大多数课程是专业课程,因而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推动专业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低年级教研室主任李小卫说,本科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阿语难学,帮助大一的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学业困难,树立奋斗目标,就是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曾担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阿语同声传译的魏启荣老师说,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高年级教研室主任王晶老师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教师要把教书作为第一工作,把上课作为第一责任。要了解学生,有同理心,让学生感到被认可被重视,从而实现老师的导向。唐景莉总编肯定了阿拉伯学院人才培养的优秀传统与做法,并列举南京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的成功案例,建议阿拉伯学院总结人才培养规律,加强思政教育整体设计,塑造品牌。老师们表示,将齐心协力构建学院“大思政”格局,书写课程思政奋进之笔,呈现立德树人得意之作。

学术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